73TAntminerS17+横向对比:性价比之王

矿机突然罢工的那个深夜
凌晨三点收到报警短信时,我正给另一台S19做除尘——73T的Antminer S17+突然掉算力,监控屏上那条笔直的绿色曲线像被刀砍过似的,直接跌到12T。这感觉就像你开着跑车突然爆胎,仪表盘指针猛地摔回原点。去年在内蒙古矿场见过类似情况,那台机器被修了三次还是报废,最后只能当零件机拆解,想想都肉疼。
拆机时闻到焦糊味
打开防尘罩那刻,焦油味混着金属灼烧的气味直冲脑门,第三块算力板上的散热片都泛黄了。用万用表测供电模块时,发现12V输出像得了疟疾似的忽高忽低,这玩意儿可比人类体温难伺候多了。其实也没啥高深技术,就像老中医把脉,重点是要摸准哪个环节在”装病”。记得有次同行非说芯片烧了,结果换了三块板子才发现是电源接口氧化,你说冤不冤?
那个要命的电容阵列
最难搞的是算力板背面那排MLCC电容,芝麻大的元件密密麻麻挤在一起,用热成像仪扫过去,有颗电容温度比周围高了8℃。这情形就像查酒驾,得从几十个路人里精准揪出那个脸红心跳的。焊接时烙铁温度得控制在285℃±5℃,手抖一下就可能把隔壁电容给熔了——我徒弟上次就干过这事儿,现在他看到贴片元件还哆嗦呢。
三天两夜的复活赛
换了六颗鼓包的电容,又给供电模块做了个”搭桥手术”,最悬的是刷固件时编程器突然死机。当时冷汗唰就下来了,这要变砖可就是十几万打水漂啊。好在备用BIOS芯片救场,重新校准时的”滴滴”声听着比交响乐还美妙。调试阶段故意让机器在45℃环境跑了24小时,温度曲线稳得像老僧入定,这才敢放心合盖。
72.8T的回归仪式
接回矿池那瞬间,监控屏幕上的算力数值像坐火箭似的往上窜,最终定格在72.8T。虽然比标称值差了0.2T,但考虑到这是修过的机器,已经算捡回条命了。现在这台S17+在机房里跑得比某些新机器还稳,有时候啊,这些铁疙瘩跟人一样,生场大病反而更懂得珍惜生命。对了,你们有没有发现修好的矿机特别省电?玄学这事儿还真说不清。